如何通过日本公司注册获取长期签证?
在日本,有一种签证类型与公司注册紧密相关,那就是日本经营管理签证。该签证是在之前的投资管理签证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旨在鼓励外国人在日本创业定居。2006 年,日本入国管理局为了吸引更多外国人才和资金,设立了投资经营签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力缺口增大,对商业投资政策逐渐放宽,投资者在日本投资一定额度资金开设公司经营事业,就有机会获得此签证,进而取得日本的在留资格,实现移民日本的梦想。
要想通过日本公司注册获取经营管理签证,首先要成功设立一家日本公司。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在还未取得日本长期身份前,无法直接在日本开设银行账户,也就不能将资本金汇入日本设立公司。通常的做法是委托一名日本共同发起人或保证人以双法人方式联合登记日本公司 。公司设立涉及诸多环节,包括确定经营项目、在日本租赁办公室、制定公司章程、将公司资本金汇到日本银行帐户、制作公司代表图章、制作公司登记申请书等。这些步骤完成后,在日本法务局申请公司设立登记,大约花费一周时间公司即可正式成立。
申请经营管理签证的具体流程
- 设立公司:如前文所述,外国投资者需借助日本共同发起人的协助完成公司设立登记手续。这一步骤是后续申请签证的基础,公司的经营范围、规模、地址等因素都可能对签证申请产生影响。例如,选择热门且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如日本的医疗保健、动漫文创等领域,可能在签证审核时更具优势。
- 准备经营规划书:公司设立完成后,制作一份高质量的经营规划书至关重要。经营规划书犹如公司发展的蓝图,它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入国管理局评估公司是否真实、可信并有持续性的重要依据。规划书中应详细阐述公司的商业模式、市场分析、营销策略、财务预算等内容。比如,要明确目标客户群体,分析竞争对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盈利计划,以及对未来几年的财务收支进行合理预测。
- 向入国管理局递交申请: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向管辖的入国管理局递交经营管理签证的申请。在此期间,有一定几率会接到入国管理局的电话调查,以核实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公司经营的可行性。平均审理周期在 3 – 6 个月左右,投资者可在此期间到入国管理局询问办理情况。若个人信息有变动,需及时通过行政书士递交变更材料,且务必保证所有材料的真实性。申请材料通常包括最新决算报告书、银行账户的往来明细、登记簿誊本(日本国内公司)等。
- 领取在留资格认证证明书:入国管理局完成审核后,会通知投资者的行政书士前来领取在留资格认证证明书,该证明书有效期为一年。这是投资者获得经营管理签证的关键一步,意味着入国管理局初步认可了投资者在日本经营公司的资格。
- 办理签证入境日本:投资者本人携带在留资格认证证明书原件到本国的日本使馆申请签证,并在签证有效期内入境日本。
- 获得经营管理签证:入境日本后,完成相关手续,即可正式获得经营管理签证,开启在日本的商业经营和生活之旅。
维持签证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获得经营管理签证并非一劳永逸,后续维持签证同样需要用心经营公司。经营管理签证的首次落签时效是一年,在申请更新经营管理签证的在留期间时,经营事业的安定性及持续性是入国管理局审查的重点。其中,日本法人的决算情况是最重要的审查依据,入国管理局会从损益计算报告书及借贷对照表中进行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度的决算状况并非决定性因素,新成立的公司第一年出现赤字的情况较为常见,入国管理局会结合借贷情况等资料综合判断。但如果连续 2 期财报无法计入经营收益(经营收益 = 经营毛利 – 人工费),或连续 2 期财报出现超出债务(债务总额大于资产总额)的话,一般会被认定为经营事业没有持续性。若无法在 2 期内的财报中作出类似于通过改变经营模式创造经营收益、或通过增资消除超出债务等具体的经营计划,签证的更新就会面临困难。

此外,签证持有人在日本的滞留时间也需留意。如果长期不在日本,入国管理局可能会质疑发放签证的必要性,以及法人公司是否由他人实际经营。虽然外资企业经营者因海外贸易业务需要出国出差属正常情况,但在留期间内长期不在日本,有可能会被入国管理局要求提交合理说明。作为经营者的业务内容也需符合签证要求,例如经营餐饮业时,经营者兼任厨师等职务,可能会与 “技能” 在留资格产生冲突。
通过日本公司注册获取长期签证,尤其是经营管理签证,为外国人在日本发展事业和生活提供了可能。但整个过程涉及公司设立的复杂流程、签证申请的严格审核以及后续公司经营以维持签证等多个环节,需要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合理的商业计划,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稳步推进。ZOLA 株式会社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深耕日本领域服务超过 10 年,有 30 多位日本税理士老师亲自办案,成功办理过 800 多例注册日本公司案例,能为有意向的个人和企业提供从公司注册、银行开户,到签证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大家顺利实现在日本的发展目标。